2005年11月22日

留住楊國樞 佛光師生連署

留住楊國樞 佛光師生連署

記者姜炫煥、李名揚/綜合報導


被譽為佛光人文社會學院「鎮校之寶」的心理學系講座教授楊國樞,因年逾70,不符合校方新頒布的「教授、副教授延長服務辦法」而請辭,不少師生發起連署,希望留住他。

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今年頒布「教授、副教授延長服務辦法」,規定年滿65歲的教授應退休,若系所有需要,可延長到70歲,今年73歲的楊國樞因不符規定,日前口頭請辭,預計明年7月底離職。

自傳出楊國樞請辭,學校BBS站頓時湧進留言,有學生說,他們所以會到佛光讀書,就是慕名這些知名教授。

有學生則激動反問:「這是什麼爛學校?」擔心佛光的師資品質因此下降。

佛光心理系教授王震武在BBS站寫著:「楊先生是各大學爭聘的人,不知道有多少大學等著聘他;反過來說,他已經不適合這個學校,只有理想的大學才是他該去的地方。因此,他需要的是祝福,不是挽留。」

心理學研究所學生在BBS站上發起連署,希望留下楊國樞,教授們也上網留言,從楊國樞的去留談到學校辦學理念,師生們討論得相當熱烈。

校方表示,依「教授、副教授延長服務辦法」,除了73歲的楊國樞,還有文學 系教授馬森(74歲)、社會學系教授謝劍(72歲)、政治系教授許介鱗(71歲)、教育資訊系教授王家通(75歲)、資訊系教授黃為捷(70歲)及歷史系 教授陳捷先(73歲),一共7人,都不符合服務辦法。

楊國樞昨天表示,他確實已經請辭,不過因聘期是到明年7月底,所以他會待到那時候才離開,但他也同意校方,辭職後會繼續指導自己的碩士生到畢業。

【2005/11/22 聯合報】


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4/3020523.shtml

前任校長很有名 現任校長更有名 前任校長禮賢下士,到處拜託社會科學界有名的大師到校任教 現任校長結黨營派,
管你什麼大師院士,前朝遺老通通給我滾

我總是很認真的跟老師說

現在佛光內鬥是學弟妹們最佳的觀察與學習場所

各種鬥法,明暗都來,遠離台北政治圈的我們,一定要把握機會把這些玩法通通教給學生

這裡面真的太精彩、太齷齪了

貼一下王震武老師的文章 贈別楊院士 王震武 (楊國樞院士要離校他去了,「春夢秋雲,聚散真容易」。事實上,由於學校政策的轉 變,往後八個月,還會有更多的人需要話別。就讓我從楊院士開始吧!)

楊國樞教授是我的老師,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、前任的中研院副院長、現任的國家講座 主持人。這些頭銜都是私立大學教師中少見的,乃至於是僅有的。然而,數十年來,我只稱 他「楊先生」,不稱「院士」或「副院長」,自然也不稱拗口的「楊講座教授」。因為,根 據台大心理系的傳統,只有像他這麼德望崇隆、學術卓越的人,才配稱「先生」。「先生」 兩字蘊含的是全系師生由衷的敬意。假如外人了解這種稱呼的含意,想必也會異口同聲地稱 他一句「先生」。

對一個這麼可敬的人,本校趙校長在人前總稱之為「鎮校之寶」。誠然,誠然,對一所 私立大學來說,能聘到這麼一位名聞遐邇、德學兼備的人,自是「如獲至寶」。

然而,這麼一個「鎮校之寶」,八個月後,就要離校而去了。即將揮一揮手,帶走一大 片雲彩。從此以後,院士級的教師在佛光恐將成絕響;本校教師主持國家講座的光彩也不 再。

數年來,不論學校在各種公開場合,如何聲嘶力竭地將「鎮校之寶」四個字喊得震天價 響,也不論學校在招生宣傳的時候,如何將楊先生打扮成學校的門面,更不論學校如何信誓 旦旦的向各界宣稱,我們將成為「研究型大學」,都掩蓋不了一件事:學校對楊先生真是失 禮之至。

事實上,近年來,學校的許多動作,不僅失禮,還常讓人有「項莊舞劍」的印象。舉例 來說,去年春,學校突然在支支吾吾說不出個道理的情況下,動手修訂本校「講座教授聘任 辦法」,根據當初提出的修法草案,楊先生在學校所獲得的待遇,將不如我這個普通教授; 根據去年六月修訂完成的新法,他的待遇也還有些地方不如我。比如說,我的聘期一次兩 年,他卻年年得重新提聘、重新審查。更令人氣憤的是,學校還一度要求系主任年年上公 文,「請求」校長「批准」提聘楊先生

對於這些,楊先生總是處之淡然,總是相信這一切都不是有意的,總是對學校的遠景充 滿期待,只要學生有不錯的表現,他就獲得鼓舞,也只有當學生的表現不如人意時,他才會 感到難過。坦白說,身為他的弟子與同事,我覺得這點正是他的「悲劇」所在。一個充滿善 意的人在一個不友善的環境裡,結局如何,不問可知。

就在這個「決定分手」的時刻,雖然學生們已經開始採取挽留的行動,雖然一些獲得訊 息的老師感到錯愕,然而,身為楊先生的弟子,忝為他的同事,我卻沒有激情、沒有錯愕、 用不著感傷,也不準備挽留。此時此地,「魚龍寂寞秋江冷,故國平居有所思」,是的,我 們都該想一想:這是怎麼一回事?

依我看來,三年多前楊先生應聘到本校來,可以說是雙方因誤解而結合。事到如今,自 然免不了「因了解而分離」。當初楊先生衝著龔校長高舉的「人文精神」、「書院精神」大 旗,來此「共襄盛舉」,希望能讓這個學校成為人文精神的重鎮、學術發展的標竿。三年 後,學校發展方向已經有了重大改變,許多跡象顯示,現在學校追逐的是市場,盤算的是如 何低成本經營。比如說,凍結員額,不再續聘年長的資深教授,除了建築中的體育館外,也 不再增建房舍。所有曾經宣示過的遠大理想,從此「黃鶴一去不復返」。

更令人感傷的是師資水準的降低。學校近日公布了一個「教授、副教授延長服務辦 法」,根據這個辦法,所有現年65歲以上的資深教師都得離去。與此同時,人事室已經提出 草案,打算把本校教師(除藝能、語文教師外),均「須具有博士學位」的規定刪除,以便 引進講師級教師。這一出一進之間,真不知我們的師資水準將伊於胡底?

本學期初,還有一件令人嘖嘖稱奇的事。「有關單位」想聘一位「重量級職員」當講 師,由於她的資格不符「服務本校年資滿一年,考績甲等以上」的規定,學校某重量級人物 竟然主張:該項規定中的「考績」不必是那「服務滿一年」的考績,因為中間還有個逗點。

學校既有這麼多令人瞠目結舌的「發展」,這麼清楚明白的「發展方向」,縱然學校還 有勇氣向報教育部宣稱,我們將成為「研究型大學」、「競爭力大學」,像楊先生這樣的學 術重鎮還能怎樣「共襄盛舉」?如何可能不因了解而分離?

楊先生本來就是各大學爭聘的人,不知道有多少大學等著要聘他。反過來說,他已經不 適合這個學校,只有有理想的大學才是他該去的地方。因此,他需要的是祝福,而不是挽 留。就讓我們祝福他,永遠的感念他。讓我們比照台大心理系的傳統,也稱他「楊先生」。

0 意見: